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上海
2
习近平
3
新疆
4
鄂州父女瓜
5
乌鲁木齐
6
疫情
7
H工口小学生赛高
8
习明泽
9
芊川一笑图包
10
印尼排华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百度
2
今日热点
3
微信公众平台
4
贴吧
5
opgg
6
dnf私服
7
百度贴吧
8
知乎
9
dnf公益服
10
百度傻逼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警察殴打打人学生,舆论撕裂的背后
你手放哪呢,出生啊
妹子穿小一号的牛仔裤,老司机看完也收不住
商场里,卖不掉的“衣服”都去哪了?导购员不会说,内行人却都懂.
从齐白石到黄永玉,集齐33位巨匠,中国邮政的瓜大了……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说是他改变了合肥?
上海华略智库
2024-09-03
来源:
合肥市民论坛
从“中国最大的县城”到万亿GDP俱乐部成员,快速崛起的合肥成为近些年中国城市发展的范本。合肥能跑出“黑马速度”,离不开国家及省内政策的支持,同时也离不开背后每一位奋斗者的努力。其中,当时合肥发展的“主官”和“操盘手”——时任合肥市委书记孙金龙,就通过“大拆违”“大建设”等先“破”后“立”的变革,为这座城市的蝶变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全文6498字,阅读约17分钟
2005年4月初,年仅43岁的前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全国青联主席孙金龙同志出任合肥市委书记。短短两年时间,孙金龙在合肥刮起的变革飓风,使这座节奏不紧不慢的中部省会城市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也淋漓尽致地展示了他独具个性的领导风格。本文试图从政治魄力、战略思维、操作能力、现代意识和个性魅力五个方面,剖析和介绍孙金龙的领导力。
非凡的政治魄力
如果让合肥的干部用一句话评价孙金龙,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说是“魄力大”。魄力,是孙金龙个性中最本质的东西,也构成了他领导力的基础。
说到孙金龙的魄力,首屈一指的例证是合肥令全国同行刮目相看的大拆违。
到任2个月,孙金龙就做出了向合肥违法建设宣战的决定。不到一年时间,合肥共拆除1200万平方米的违法建设,而且实现了零补偿政策下的零冲突和零事故。
在拆违过程中,孙金龙还下令对一座规划手续齐全但是严重遮挡主干道上主景观轴的刚刚封顶的18层楼实施爆破拆除,爆破使用了6万根雷管,被业界公认为“中国第一爆”。通过声势浩大的大拆违和震撼人心的“中国第一爆”,孙金龙的领导威信以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某种戏剧化效果一下树立起来。
决定以大拆违作为自己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无疑需要非凡的政治魄力。违法建设被称为城市管理第一难事,而合肥拆违更是难上加难。
第一是任务极重,合肥当时的城市建成区不过20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也不过200万,各类违法建设的统计结果是1750万平方米,折算下来,人均将近9个平方。据时任分管城建副市长说,合肥的违法建设“水平”堪称“全国一流”。
第二是风险极大,因为拆违导致恶性暴力抵抗事件在国内时有发生,就在合肥拆违开始不久,中央转发了一份关于国内某大城市因拆违导致暴力冲突造成人身伤亡的明传电报,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开展大规模拆违,风险系数又增加了好几倍。
第三是后果的不确定性,不是说只要决心大,拆违就一定能够取得圆满成功,事实上上届市委政府曾经下过决心,也采取过2次规模声势较大的拆违行动,最后由于种种原因都半途而废,而且过后的反弹更加强烈。在这样的工作基础上再次启动大拆违,不说别的因素,就是领导班子自身能否真正统一思想、坚定信心,都要打上问号。
对拆违之难,孙金龙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在最后决策的一次常委会上,孙金龙坦言:为了“拆,还是不拆”这个极为困难的决定,我3天3夜没有睡好觉。到合肥两个月时间,干部群众反映最集中、最强烈的就是合肥的违法建设太猖獗,不仅严重干扰和阻碍了城市建设,而且败坏了社会风气,腐化了干部队伍肌体。作为市委主要负责人,如果回避这个问题,就是对人民最大的不负责任。因此,不拆违的理由有一千条,拆违的理由只有一条,就是负责任: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
孙金龙在合肥掀起的拆违风暴,是“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的为政宣言。
它所彰显的政治理念是,执政党必须正确认识和运用手中的权力为民造福;所彰显的法制理念是,不允许任何单位和个人违法获取不正当利益;所彰显的领导理念是,在错综复杂的矛盾面前,领导者必须具有敢于攻坚的魄力。
很多地位显赫、手握重权的领导者,可能不缺少清晰的政治理念和正确的法制理念,但惟独缺少的就是魄力,在困难面前或畏首畏尾、踌躇不前,或寻找借口自欺欺人,或转移目标、自我麻痹,总之就是缺少直面困难的勇气。大拆违为孙金龙赢得了极高的威信,孙金龙通过大拆违为“魄力”一词做了最好的注解。
清晰的战略思维
在变革中寻找机遇,选择最难的事情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固然反映了孙金龙的战略思维。但是,大拆违的成功毕竟只是“破”,比“破”更难的是“立”,“立”往往更能反映一个领导的战略思维。
孙金龙先“破”后“立”,这个“立”,就是抓发展。
合肥是全国建市时间最短、城市体量最小的省会城市之一,发展不足一直是合肥的主要矛盾。作为主政一方的主官,孙金龙紧紧抓住发展不足这个主要矛盾,坚定不移、排除干扰、一心一意抓发展。深思熟虑之后,孙金龙开始连续出招。
第一是抓招商引资。
身为经济学博士的孙金龙在干部大会上常说,投资、出口和消费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就合肥目前的发展现状而言,短时期内大量增加出口、提高消费是不现实的,唯一的出路就是增加投资,实践证明这是落后地区发展的唯一路径。如果有每年有几百个亿投资砸在合肥这块土地上,合肥的经济很快就会发展起来。
2005年12月,全市组织了453支招商小分队,分赴全国各地招商引资。孙金龙让自己的秘书担任市委办公厅招商小组组长,并且在出征大会上代表招商小组成员表态发言,极大地鼓舞了招商队员的士气。
一年后,第一批小分队引进落户项目982个,到位资金66亿元。
之后,又陆续派
出2批850个小分队,并在20多个城市设立驻点招商代表处。
2005年,合肥投资增速37%,总额达到500亿。2006年增速67%,总额达到825亿。投资极大地拉动了GDP的增长,使得合肥的GDP增速连创新高,跻身全国前列。
第二是抓工业立市。
主政合肥第二年,孙金龙提出工业立市的口号,将2006年定为“工业发展年”。围绕发展工业,市里出台了《关于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政策》,促进工业投资,其中财政为投资企业买单部分规费政策成为亮点,受到投资者的欢迎。
2006年,工业产值达到1200亿,增加值达到400亿,扭转了合肥工业增长乏力的老问题。大抓工业开始出乎很多干部的意料之外,同时却令很多对合肥有研究的业内专家拍案叫好。
合肥过去对市情的认识,偏重将科教资源作为自己的相对优势。
孙金龙认为,合肥和国内大多数城市一样,工业化是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
合肥固然有一定的科教资源优势,但是缺少雄厚的工业基础、缺少产业发展的支撑,科技资源不会自动转化为产业优势。
发展工业还有一个重要背景就是沿海产业的梯度转移。
他反复告戒合肥的干部:产业转移是客观趋势,但是能够带来税
收、就业的“肥水”不会自动在你的门前停留。如果不主动作为,肥水也会从你的门前白白流走。
只有真正把环境营造好了,有关的措施真正落实了,投资者才会考虑将企业办到你这里来。
第三是抓政府效能。
发展不足的城市,硬件劣势更多要靠软件弥补。为此,孙金龙提出开展“效能革命”,亲自主持召开市四大班子联合“会审”,逐一清理削减不必要的审批项目,将353项审批项目减为230项。
在减少审批事项的基础上,又推出缺席默认制和全程代理制,大大减少了部门之间推委、扯皮现象的发生,受到外来投资者和本地市民的欢迎。
在清理审批项目的同时,又掀起问责风暴。2006年,城管系统有7人被处理,其中1人被取消资格;公安有36名民警被处理,其中1人被免除职务,1人停职审查;国税系统160人次被追究责任,其中43人次受到行政处理。
投资者和本地市民普遍反映,合肥的效能革命是动真的、玩实的,不是花架子。
第四是抓建设。
合肥在全省的经济首位度偏低,与合肥的城市化发展水平不高直接相关。安徽有6500万人口,13.6万平方公里面积;合肥只有500万人口,7000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只有不到200平方公里,无论是人口比例还是城市面积比例,在全国省会城市中都偏低。
为此,孙金龙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提出建设现代化滨湖城市,规划面积190平方公里滨湖区,拉开城市框架,解决发展容量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城建连续3年每年投资100个亿,重点改善道路路网和配套基础设施。
上述四个步骤,从战略的角度看,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突出显示了孙金龙在推动城市发展方面清晰的战略思维。
战略思维不是零星的想法,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不是朝秦暮楚,朝令夕改,更不是人云亦云,盲目跟风,而是在确定战略目标的前提下,围绕目标开展的一系列工作步骤。
这些步骤可以理解为子目标的集合,或者说是支撑系统,它们之间的关系从逻辑上说是层层递进,从工作上说
相互作用,这些层层递进、相互作用的目标系统因为合乎客观规律,才构成可以指导实践、领先实践的真正战略。
我们一些领导干部,往往喜欢谈思路、谈理念,但是思路也好,理念也罢,在他们的头脑中不过是一些空泛的概念,他们并没有深入系统地思考。这样的思路、理念一旦落实到实际工作中,自然流于机械、空洞,而无法形成真正的战略。
精细的操作能力
合肥拆违能够取得圆满成功,关键归功于孙金龙的魄力。值得注意的是,真正的魄力不仅是决心大,还得有办法,往往这些办法才是实现目标的制胜法宝,也最能够反映一个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
孙金龙的魄力,不仅体现在敢下决心、敢做决策,而且体现在敢想办法、敢于出招。精细的操作能力是孙金龙领导能力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为了体现自己拆违的决心,孙金龙使出了一系列“绝招”,这些“绝招”才真正丰富和解读了孙金龙魄力的内涵。
第一是常委会上要求就拆违问题人人表态,目的是提前利用组织机器过滤“杂音”;第二是要求市人大通过《决定》,为政府行动奠定法律基础;第三是从市领导开始要求机关干部人人填表,说明自己和亲戚是否有违法建设,以作为日后处理的依据;第四是在程序设计上首先从市委、人大、政府开刀,这些单位的出租门面房作为第一批拆违“节目”,而且组织现场直播;第五是分别邀请省委、省政府一位副秘书长担任拆违领导小组副组长,破解了省会城市管不了省直单位的怪圈。
上述五条措施,可以说招招对着党政机关和干部自身,用孙金龙的话说就是坚决杜绝“拆民不拆官”、欺软怕硬的假拆违。
在抓城市建设时,孙金龙也不是发发指示,听听汇报,而是直接深入到一线工地,亲自了解工作的进度和作业的习惯,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刚到合肥不久,市里一条主干道芜湖路正计划重修。在合肥已经生活了一年多的孙金龙,有感于合肥城市道路建设水平的落后,决心要把这条路修成合肥未来的样榜路。
在邀请了国内最高水平的设计院完成设计以后,他在狠抓细节的落实上做足了文章,也在习惯于“萝卜快了不洗泥”的城建口干部头上,悬了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
他晚上一有空就骑上自行车到工地转悠,不带任何工作人员。有一天晚上,他发现工地上冷冷清清,立即打电话建委主任,故意问:“晚上工地在不在施工?”主任答道:“我们正在挑灯夜战!”
孙说:
“我现在就在芜湖路,怎么没有看到一台机器在施工?
”从此以后,合肥的干部都知道,这位新来的书记不好糊弄,工作也格外谨慎小心了。
孙金龙常说,我们很多干部天天说的都是胡锦涛、温家宝说的话,总书记怎么说,他也怎么说;总理说什么,他也说什么。这种耍嘴皮子的干部越多越坏事,干部就要踏踏实实干实事,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这些道理国家领导人早就说透了,还轮到你来说吗?你就光琢磨怎么把事情干好就行了。
“凭实绩用干部”这个导向一定要切实树立起来。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大拆违之后,他将自己兼任的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一职主动让出,推举市拆违领导小组组长、一线操作指挥担任市人大主任。不久,拆违工作力度最大的一位区委书记也被推荐到外市担任市级领导干部。这些,充分说明了他非常看重领导干部的操作能力。主动让贤和积极推举本身,也体现了孙金龙精细的操作能力。
现在很多领导干部,往往嘴上的决心比谁都大,话说得比谁都很,但是一旦接触到具体问题,就不知所措、不知所云,自己既没有化解的招数,又不会调动有破解难题能力的高手,志大才疏,望洋兴叹;有的干部满脑子蓝图、规划,可就是夸夸其谈,光说不练;有的干部总喜欢对别人品头论足,自己却眼高手低、一事无成。
强烈的现代意识
孙金龙是一位强势领导人,更是一位极具现代意识的领导干部,这种现代意识主要体现在他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积极倡导推进改革、重视宣传舆论和自觉加强学习四个方面。
2004年7月,合肥一家规模最大的房地产中介公司涉嫌诈骗破产,374对客户委托交易的资金被套,受损总金额达到4000万元。事发以后,鉴于房地产中介公司的老板是市人大代表,工作组在调查取证阶段有些顾忌,孙金龙严厉批评工作组,要求对这样损害群众利益的老板,不管他是什么背景,一律严格依法办事,绝不手软,该抓就抓,抓他不是目的,而是逼他还钱。若不还钱,就让他倾家荡产。
案件还在调查期间,群众情绪异常激动,围堵省政府大门,甚至堵塞马路。孙金龙从外地发回指示,违法上访有多少抓多少,决不手软。
报告说有的妇女在省政府大门撒泼晕倒了,孙金龙说,有病先送医院,等好了再抓起来。
孙金龙在来合肥任职前,曾经担任过一年多安徽省政法委书记,对法律非常熟悉,
他要求领导干部要学习法律,善于运用法律武器。只有依法办事,才能破解一个又一个工作难题。
为了实现自己的施政目标,孙金龙亲自推动、倡导了一系列改革,很多做法在全国属于首创。
比如,为将合肥打造成中西部审批环节最优、办事效率最高的城市,推动实行了并联审批缺席默认制,改以往的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而且缺席的单位一律视为同意,由此产生的后果由缺席单位负责。
为杜绝招投标中的寻租腐败现象,实行有效最低价中标,一举堵塞了制度漏洞。此后,合肥的土地市场接连拍出全省“标王”。
为做大融资平台,推动投融资体制改革,将原来分散在计委、财政、建委等部门的融资平台整合为一个投融资管理中心,大大提高了城市整体融资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推进机关财务管理改革,大规模清理部门帐户,一举撤消了100多个部门的900多个帐户。这一系列改革举措,对于改善投资环境、优化机关效能、堵塞制度漏洞,起到了十分明显的作用。
孙金龙善于宣传城市,也善于自我推销,具有极强的宣传营销意识。
他认为做一件事情的目的不仅是这件事情的本身,而是为了推动更多的人去做更多这样的事情,因此要特别注意宣传。在他的推动下,合肥在主流媒体上的宣传稿件逐年翻番,合肥的城市影响迅速扩大,合肥的干部从中看到了宣传的好处。对于自己的观点,他也是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反复宣传,时间一久,大家对他的一些主要观点都能够做到耳熟能详,潜移默化中思想受到熏陶。
孙金龙特别爱学习。出差在外,只要有空闲,几乎手不释卷。他的知识面极宽,无论经济、法律,还是军事、体育,都能够给你说得头头是道,而且都是专业水平,不是大路货。
他还是超级网虫,几乎天天上网,从网络吸取新知识、新信息已经成了他学习不可缺少的部分。除了个人学习,他还非常注重集体学习,主张对外加强交流,见闲思齐,择善而从。
刚到合肥不久,他就组织大规模党政代表团赴浙江、江苏学习兄弟城市经验,令小富即安的合肥干部思想上深受震动。次年初,又再次组织108名党政干部包机去山东济南学习。
独特的个性魅力
爱憎分明的孙金龙是一个个性极强的领导者,批评人常常不留情面,而且声色俱厉,让人下不了他台,很多干部怕他。但是了解以后,很多人又往往觉得他是性情中人。
他性格开朗,有强烈的表达欲望,而且非常善于表达。不用稿子,在大会上可以讲两、三个小时,而且言之有物,妙趣横生。与一些“很能说”的领导干部不同,他的讲话再长也能够抓住人。
第一,他对情况非常熟悉,不说外行话;第二,信息量丰富,不说空话;第三,有自己的观点,不说套话。
他兴趣广泛,多才多艺。合肥举行首届党政领导干部英语演讲大赛,最后决赛颁奖,他即兴上台不用稿子讲了20分钟,流利的英语口语赢得满堂喝彩。合肥党代表大会闭幕晚会,他自己亲自登台演唱,自然朴素得像个大学生。
他幽默细胞特别发达。即使是开大会,他也经常喜欢即兴穿插一些玩笑,但从来不落俗套,更不庸俗。这些即兴而来的玩笑,最能够体现一个人的幽默天赋。接待朋友的饭桌上,他常常给大家念两段短信,引得大家捧腹大笑。
他知识面相当宽。地质学学士、硕士科班出身,工作以后又拿了经济学硕士和金融学博士学位,具有基层工作经验,有出国援外工作经历,能够说一口流利的外语,而且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他对数字具有特殊的敏感,记忆力惊人。信口拈来的诗词歌赋,更为他的讲话凭添了人文魅力。
他具有独特的个人习惯。工作节奏很快,而且极为勤政,批阅文件从不拖沓,连一般的材料也很少隔天。为了挤出时间锻炼,他常常以步代车,以此方式得到积极的休息。不光自己走,还拉同事陪着走,说是给人家创造机会减肥。他走路速度极快,类似于竞走,陪走的人开始苦不堪言,后来逐渐体会到健身的好处,也逐渐效仿起来。
下面这些文章,可能你也喜欢
【】
【月刊】
华略智库动态速递 | 2023年9月
【原创】
轻舟已过万重山?从华为Mate60 Pro看“中国芯”突围
【原创】
从蚂蚁雄兵到大象起舞:构筑高成长性企业的生态场
【原创】
构筑一流营商环境,这些长三角百强县的做法值得学
【原创】
试论百强县如何破局县域发展瓶颈
【原创】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如何打造江南水乡“魅力湖”?
【热文】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的万字长文,信息量很大!
【热文】中纪委大笔杆子李雪勤谈调研:为什么我一辈子记住“干部鱼”?
【热文】
任正非最新采访:没有体面生活,永远都不可能领先世界
【热文】
黄奇帆:中美数字经济差距大,五大改革“杀出一条血路”
【热文】
冲万亿,这座江苏“中心”城市不想再慢了
别忘了点赞+在看哦!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轻触阅读原文
上海华略智库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